1. 首页/
  2. 商会新闻/
  3. 京津冀楚商...
京津冀楚商产业招商推介会在京召开
来源 :  本站原创          作者:系统管理员
2025-06-20 13:28:04
阅读 :67


5月8日上午,作为2025年第七届楚商大会首场活动,由湖北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省政府驻京办、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等单位主办,北京湖北企业商会等单位承办的京津冀楚商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北京举行。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汪鸿雁出席并讲话,湖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庄光明致辞。北京湖北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刘天文、杨四知、陈军、张远见、王守成,副会长翟方化、张勇、龚亮、付少兵,秘书长刘宏泉应邀参会。


参加推介会的商会企业家还有:理事陈玉、江来、黄小辉、桂耀华、鲁静、陈鸿祥、王志勇、何胜军、陈慧玲、贺璐、袁良华、张瑞、周文凯、胡灿锋、廖仁亮、童一桐、郭庆水、谭胜虎、李红杰、高国伟、江琦、孔德柱、武庆珍、丰玉、李晨晖,理事王怡华代表罗奇、王星月代表阚银华、王先浩代表张静、陈欢代表吴小惠。


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汪鸿雁代表全国工商联向广大楚商致以诚挚问候,对推介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她指出,今年2月17日,党中央再次高规格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彰显了党中央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坚定决心,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希望广大楚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定发展信心,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锐意进取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取得更大突破;苦练内功本领,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和风险管控能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多作贡献,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


湖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庄光明代表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全国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我们的新使命,也为楚商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希望广大楚商坚定发展信心,抓住湖北“支点建设”关键期、窗口期,应对外部冲击挑战,迎来更大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楚商品牌产品和优质服务;将乡情纽带转化为投资纽带,让桑梓情怀融入湖北发展宏图,推动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总部回迁,人才回乡。


北京湖北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刘天文作为京津冀楚商代表在推介会上发言。他说,湖北区位优势突出,科教优势富集、产业基础雄厚,营商环境良好,发展前景无限看好。无论是桑梓情怀的牵引,还是商业前景的召唤,投资湖北都是极具战略眼光的选择。他表示,商会将积极响应“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的号召,把自身资源与湖北的战略发展机遇深度结合,以“产业回归、资本回流、人才回聚”为抓手,带动更多京津冀楚商关注湖北、投资湖北,共同打造中部崛起的强劲引擎。


推介会上,湖北省经信厅介绍了湖北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情况,省文化和旅游厅作了湖北文旅发展推介,黄石、十堰、鄂州、潜江有关负责人分别作招商引资项目推介。


会上,来自北京、河北、天津等地的企业,与黄石、十堰、鄂州、潜江等地相关政府部门签约28个项目,协议金额258.96亿元,涉及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


不少企业家现场表示,在湖北省委省政府“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号召下,他们正以赤子丹心拥抱故土热土,将乡情纽带转化为投资纽带,让桑梓情怀融入湖北发展宏图,推动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总部回迁、人才回乡。三位楚商企业家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讲述了他们与湖北携手奋进的故事。


加码产业布局,深耕荆楚沃土


“无论是出于对家乡的热爱,还是基于商业战略考量,投资湖北都是无比正确的选择!”北京湖北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天文感慨。


62岁的刘天文是京山人,本科就读于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后赴美深造,从麻省理工学院硕士毕业后,在北京创立软通动力。如今,这家企业已成长为中国领先的全栈智能化产品与服务提供商。


早在2012年,软通动力便开始布局湖北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武汉为核心,宜昌、襄阳、荆门为辅助的“一主三副”区域发展格局。公司在湖北设立了软件与技术服务业务全国总部、软通智服全国总部、集团技术研究院(全国总院)等9家分、子公司。刘天文介绍,依托湖北优越的区位优势与优质的营商环境,企业发展迅猛。目前,软通动力在湖北拥有员工6600人,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近10万人就业,为湖北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去年,软通动力再度加码投资湖北,在武汉光谷中心投资建设重要产业基地。目前,该基地已全面封顶,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我们将持续加大在鄂投资,把更多业务布局湖北,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投资,共享湖北发展机遇。”刘天文表示。


追投黄石,抢占新能源固态电池新赛道


推介会上,楚商企业家游志明与黄石市经开区政府签约,投资10亿元建设高端纳米锆基新材料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规划建设8条生产线,达产后,可年产1000吨高端纳米锆基新材料,实现年营收1.8亿元、税收800万元。


游志明是黄冈人,自高考考入上海高校后,便在上海学习工作多年。尽管在上海生活的时间比在黄冈还长,但他毅然放弃高薪,回到湖北与哥哥共同创办拓柏仕新材料公司。


企业从武汉迁至黄石后,凭借成本控制、良好营商环境及要素配置等优势,每年保持40%至50%的高速增长。2024年6月,公司抢抓新能源固态电池发展机遇,启动新项目,成功开发锂镧锆氧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该材料具有耐高温、稳定性强、导电性好等特点,市场前景广阔。


项目签约后,厂房建设迅速启动,预计年底投产。“高端纳米锆基新材料项目,属于人才、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武汉的研发人才与黄石的生产人才优势互补,能有力推动项目快速落地见效。”游志明介绍,目前项目正处于中试阶段,通过优化制备工艺,产品成本大幅降低、性能显著提升,已吸引6家国内主要新能源电池和储能设备企业洽谈合作,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返乡投资文旅,助力家乡蝶变


田星星是地道的潜江人。他与父亲在河北打拼30余年,创办的哈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文旅夜游演艺的声光电领域颇具影响力,成为行业佼佼者。


“近年来,潜江小龙虾产业火爆,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每次回乡,田星星都能感受到家乡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也从中嗅到商机。此次,他与潜江市政府签约,计划投资2.1亿元建设潜江文旅度假酒店。


该项目致力于打造集休闲、娱乐、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度假目的地,深度融合潜江特色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填补市场空白,进一步提升潜江文旅产业竞争力。田星星表示:“希望通过项目建设,为家乡旅游发展添砖加瓦,让更多游客领略潜江的魅力。”



分享:

相关资讯